游客
题文

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的高差为(     )                       

A.800米—1000米 B.1333米—2000米
C.1333米—1667米 D.1000米—1333米

丙地的气温为(     )                       

A.=20C B.<20C C.<00C D.<-20C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全球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完全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所致
B.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水量收支不平衡,蒸发量增加,收入小于支出
C.全球变暖给局部地区会带来好处,从全球来说,也是利大于弊
D.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威胁

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题。

在阶段I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偏高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十分偏僻的渔村,设立特区以后,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大城市,据此回答下题。
深圳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因素 D.科技因素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④良好的区位条件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⑥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题。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下列关于该区粮食作物的分布叙述中,正确的是

A.耕作区粮食作物中,小麦分布最普遍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C.玉米由南到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
D.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题。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