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模式 |
将中国近代史看作 |
①“冲击—反应”模式 |
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 |
②“侵略—革命”模式 |
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 |
③“早期启蒙”模式 |
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历史 |
其中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的是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②和③ D.①和②③
我国人口特别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络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位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
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 B.改写了半封建的历史 |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出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