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考场内小明信心十足,因为他在学习中使用了许多好方法,对知识掌握得很好,下面是他利用对比法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过程.请你在空格内替小明同学填上合适的内容.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新型合金的密度.

调平
如图为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所在分度盘的位置,这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过程
某次测量,天平右盘中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量筒的示数如图所示,据此可知合金的密度是     kg/m3
讨论
实验中多次测量合金密度并求平均值是为了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调平
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过程
图为某次测量力臂的示意图,这时动力臂l2     cm.

讨论
实验中多次改变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大小,并相应调节阻力F2和阻力臂l2.这样做的目的是     (填下列选项的番号).
A.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B.找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C.求平均值.

(3)天平测量质量时利用了杠杆原理,该原理的字母表达式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N,其分度值
N,图中的示数是 N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A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A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B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将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