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
|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
|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
|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
|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
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
|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 B.物质和能量交换 |
| C.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 D.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
|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
| 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
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
|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 |
|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或重复 |
|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请在下图中指出标记元素所在的部位依次是( )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了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一家族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如图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该家族遗传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对该家族系谱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病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B.Ⅲ7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Ⅱ3 |
| C.甲病是性染色体病,乙病是常染色体病 |
| D.若Ⅲ8和Ⅲ9婚配,则后代患乙病概率为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