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突触的前膜与后膜是紧贴在一起的 |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
C.神经递质穿过突触后膜而发挥信息传递作用 |
D.兴奋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
下列有关生物固氮的描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发生固氮作用的部位 |
B.土壤中独立生活的根瘤菌不能固氮 |
C.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
D.根瘤菌能够固氮 ,豆科植物不用施肥 |
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
B.对于新物种的形成,地理隔离是必不可少的 |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下面对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的固氮过程就是氮被吸收到植物体内并被利用的过程 |
B.动物产生的尿素通过转化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
C.氮素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会形成不可转移的物质 |
D.生物体内的氮的来源,主要是由于闪电的固氮作用 |
用15N标记某种碱基,让其进入分裂旺盛的细胞中,15N起初出现在细胞核中,然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核糖体靠拢。一般地说,被标记的碱基不可能是()
A.腺嘌呤 | B.鸟嘌呤 | C.胸腺嘧啶 | D.尿嘧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