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9日,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莫斯科开幕。本次会议就全球经济形势、“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金融监管改革以及全球金融包容性等议题展开讨论。这表明
①国际组织能够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②国际组织能够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③解决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国际组织 ④国际组织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
在地球北纬30度附近,有许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现象。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和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对这些自然迷团的解释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据此推断,人们对这些自然迷团
A.永远不可能有正确的答案 |
B.会有阶段性的正确认识 |
C.只能获得对其现象的认识 |
D.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APEC会议中,中国作为东道国,充分利用自身影响力,提出多项议题,如倡导和支持设立丝路基金,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出资1000万美元支持APEC机制和能力建设,为发展中成员提供培训名额等,获得APEC会议成员的一致同意。中国提出这些议题的目的是
A.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B.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中国制造 |
C.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
D.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截至2014年11月底,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已累计下达东、中线一期工程投资总额2541亿元。这笔投资金额主要来自4个渠道。(见下图)对以上认识正确的是
A.贷款是金融机构的最基本业务 |
B.国债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
C.中央预算内投资属于财政支出 |
D.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的现代保险服务业,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国家大力推动保险业发展的目的是
A.为居民提供新的投资理财的渠道 |
B.为国家经济发展筹集建设资金 |
C.帮助各行业和公民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
D.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