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批准的《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规定,咨议局“钦遵谕旨,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而主导各省咨议局的立宪党人则认为“咨议局为决议机关,与督抚立于对等地位”。二者的分歧反映了

A.统治者革命与改良之争 B.资产阶级内部的政体之争
C.咨议局职权大小之争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由著名的英国“植物猎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引入欧洲的岷江百合因为其高贵美丽的气质,被人们赞为“帝王百合”,并普遍种植在欧洲的庭院里,装饰着他们的夏天。这种岷江百合原产于中国的四川,在近代为欧洲和日本带来众多的经济价值。相比于日本,中国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却视而不见。由此可见

A.近代中国的经济遭到帝国主义的控制与垄断
B.欧洲引入帝王百合并制成花卉销往海外属于资本输出
C.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不仅体现在政治上,更多的体现在经济上。

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②民族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③日本侵略使中国民族意识高涨④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思想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 年一1921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

年份
1914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布机(台)
2316
2736
3839
4139
4139
纱锭(枚)
544780
647570
658748
842894
1248282


A.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
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
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对材料理解准确的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
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
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


款项数目
总额
清政府
210项
18亿银元:为赔款借款占61%;实业借款占28.7%
北洋政府
633项
15.56亿银元:军政借款占64.4%;实业、教育借款占35.5%
国民政府
108项
28亿银元:军政借款占86.77%;实业、教育借款约占8.26%


①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②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
③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④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