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医学家奥托·瓦尔伯格博士(Dr.Otto Warburg)发现,当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0%以下时,缺氧的组织细胞就会癌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即使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也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途径获取能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缺氧环境会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②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多很多
③癌细胞的线粒体可能存在功能障碍
④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增加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对甲—丁图的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Com甲乙丙丁
| A.甲图 Ⅱ 和Ⅰ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是因为温度低,酶活性降低 |
| B.乙图中,影响曲线 AB 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 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在恒定容积的培养液中无氧呼吸积累的酒精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 D.丁图中,曲线 BC 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 |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7℃ |
|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考资源 |
| C.27℃—29℃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
| D.30℃下实际光合速率为2mg·h-1 |
如图表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A.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
| 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不同 |
| 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
| 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② 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人从25摄氏度环境中到零度环境中耗氧量会减少
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有促进作用
⑥ATP可以在生物体内大量储存。所以不需要时刻合成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③④⑥ |
| C.①②③⑤ | D.全都不对 |
下图所示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b代表光下植物净光合量 |
| B.m的大小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有关 |
| C.n点之后植物吸收CO2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色素的数量有关 |
| D.若植物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m的自然环境中,植物仍能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