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描述了“白菜—甘蓝”幼苗的培植过程;图2反映了某个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染色体的状态。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的关键操作是去除______,所用的酶包括_________;过程②中原生质体A和B能融合,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过程③中某个细胞周期内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时间上的顺序为__________(根据图2中的字母填写)。
(3)甘蓝与白菜均为二倍体(2N),“白菜-甘蓝”幼苗培植过程中杂种细胞内最多含有____个染 色体组。请在下面坐标系中画出白菜-甘蓝体细胞一个细胞周期内核DNA数目的变化曲线。
(4)如果“白菜-甘蓝”幼苗栽植过程中根部被水淹了,水浸期间对“白菜-甘蓝”植株的根细胞进行测定,测得根细胞吸收O2与释放CO2之比为1:2,则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
(每空1分,共12分)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及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对照表。据图和表的内容说明下列问题:
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浓度(mol/L)
被测物质 |
K+ |
Cl- |
海水 |
0.01 |
0.50 |
细胞液 |
0.59 |
0.04 |
(1)图中1是,它构成了细胞膜的;
(2)图中3是;2的化学本质是,它在K+、CL-通过细胞膜时起作用。
(3)从表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离子并向海水排出离子,由此可见,植物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性;
(4)钾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5)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有关。
(除特别注明外,每格1分,共14分)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
(每空2分,共10分)1990 年,科学家发现某种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他们测定了该支原体的基因组,发现其仅有480 个基因。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人工合成含有这些基因的 DNA 分子,并用膜将其与其它成分包裹后,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如果它能够生长和繁殖,组装细胞就成功了,即意味着人工组装生命成功。请分析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成功组装的细胞至少含有哪六大类化合物?
。
⑵组装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它在细胞中和生物体中的主要功能有(至少回答2项)。
⑶若成功合成所需的 DNA 分子等物质及核糖体后,组装成完整细胞的关键步骤是(提示,至少还需要加上什么结构),所用到的结构在所组装细胞生命活动中所承担的功能(至少回答 2 项)。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发生的激素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若激素①表示雄性激素,其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物质d是___________,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
(2)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
(3)激素②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反映出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构甲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____,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的神经细胞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__;激素②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肝细胞接受激素②后所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素对维持机体稳态有重要作用。
(1)某糖尿病患者想了解该病是否由自身胰岛分泌功能异常引起,则需要测定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浓度。
(2)在寒冷环境中人的尿量会增加,此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________,它能改变__________对水的通透性。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肾上腺分泌活动加强,参照右图,写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桑叶提取液的降低血糖作用效果,科研人员以大鼠作为实验材料,用饲喂法进行如下实验。
Ⅰ.实验步骤:
①准备20只患有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另外准备10只健康大鼠作为丙组;
②;
③每天给甲组每只大鼠,给乙组和丙组的每只大鼠饲喂蒸馏水2mL/d,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 4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统计分析。
Ⅱ.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
实验开始时(mmol/L) |
给药4周后(mmol/L) |
甲 |
18.62±3.08 |
10.12±2.65 |
乙 |
19.46±3.98 |
19.00±2.70 |
丙 |
3.85±1.28 |
3.94±2.20 |
Ⅲ.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