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中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如果人在白天多进食可能比在夜间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B.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
C.马在白天吃草,但物质的转化是在夜间
D.蛋白质“BMALI”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脂肪之间的转化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 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 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 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菲尔和梅洛因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i),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干扰的机制如下: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Dicer酶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l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双链RNA的基本单位是
(2)根据RNAi机理,RNAi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
过程受阻。
(3)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要使基因“沉默”,条件是siRNA上
(4)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引起RNA干扰现象,请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5)研究发现,某基因上碱基的改变也有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若有一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请作出1种合理的解释:

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个,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④、
⑤玉米的高茎皱形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

A.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见 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 D.染色体突变是不能遗传的

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该项措施能降低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
B.基因重组可以通过产生新的基因,表现出性状的重新组合
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运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D.若DNA中某碱基对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肯定会发生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