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
B.限制e~f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 ℃,f点都将下移 |
D.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
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黏膜 | B.血液和消化液 | C.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 D.溶菌酶 |
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A.B细胞 |
B.T细胞 |
C.浆细胞 |
D.效应T细胞 |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B.血红蛋白的分子数量决定了内环境的渗透压 |
C.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 |
D.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
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组成这种抗体的基本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依次是:
A.葡萄糖、效应T细胞 | B.氨基酸、效应T细胞 |
C.核苷酸、浆细胞 | D.氨基酸、浆细胞 |
将成熟的苹果放在未成熟的香蕉堆里会促进香蕉的成熟,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A.生长素 | B.细胞分裂素 | C.赤霉素 | D.乙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