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1分)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__;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结构[  ](填标号)__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含红枫叶红色色素的细胞器是        (填入编号)。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标号4产生的气体扩散到标号5至少需要穿过8层磷脂分子
B.前者有类囊体堆叠,后者有嵴
C.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图乙细胞_____。(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6)若用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应去掉的结构是:        (填入编号),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填文字)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磷是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大量元素。请回答:
(1)写出高等动植物细胞内共有的两种含磷的化合物及功能:
化合物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大乔木的叶片主要通过哪些生理过程才能从土壤中获得磷元素?
(3)用32P标记一噬菌体的DNA,让此噬菌体去侵染含31P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检测到有128个噬菌体放出,则所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与含31P的噬菌体的比例为________。在进行此实验之前,你怎样才能使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

有人用下面的溶液培养装置观察镁对植物的作用。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中植株正常生长且叶呈绿色。而B瓶中植株的部分叶片变黄。试分析:

(1)A、B中的培养液分别是如何配制的?
(2)B植株上最先变黄的是老叶还是新叶?为什么?
(3)图中C管对于维持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4)培养液中不缺水,但三周后A、B瓶中植物竟然萎蔫,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培养液的浓度增大,造成根系吸水困难。下图是在这一过程中,叶细胞的几种状态,其变化顺序为下面选项中的________。

A.C→B→A B.B→C→A C.A→C→B D.A→B→C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2 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________,细胞液浓度________。
(2)在1 min后,处于2 mol/L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将________,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____。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________中。
(3)在1 min后,处于2 mol/L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逐渐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________。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生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⑵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
⑶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理由____。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⑴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右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
⑵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图2),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
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__多样性,主要是由____和____引起的。
树木A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__多样性。


⑶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⑷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