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3—2回答问题:

(1)图中1表示__________,2表示            ,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2)3有____种,中文名字分别是____________             
(3)DNA分子中3和4是通过_______连接起来的。
(4)DNA被彻底的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5)已知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C)/(T+G)= m,求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 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_______;如果在DNA的一条单链中(A+T)/(C+G)=n,则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_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__________;若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T)/(A+T+C+G)=K,则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而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A占15%,互补链中的A占25%,则整个DNA分子中A占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学研究小组观察到某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


休息
与其它物种关系
进食
其他活动
物种A
20%
15%追逐物种B
55%吃植物
10%
物种B
20%
25%被物种A追逐
45%吃植物
10%
物种C
75%

15%吃物种A
10%
物种D
75%

20%吃物种C
5%

(1)根据表中信息,试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



(2)物种A、B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物种C与物种A的关系属于________。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_________。
(4)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开始的。

下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1)图1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是____________。
(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_______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除图中成分以外,还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与蜘蛛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蛇,则在短时间内___________的数量会增加。
(5)图中各种生物死亡后,都由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水、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在这个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决定着消费者的数目;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__________流动的。

俗话说“沧海桑田”,这句话看似普通,其实包含着复杂的群落演替的现象。请你结合下图,以一个池塘演变为森林为例,来说明其演替过程。

水葫芦,又名凤眼蓝、凤眼莲。为水生直立和漂浮草本,繁殖迅速。目前,云南昆明的滇池中水葫芦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氧气,使许多鱼类死亡。加之蓝藻的大量繁殖,导致滇池的部分水域水质粘稠,发黑发臭。请回答:         
(1)蓝藻和水葫芦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比较水葫芦和鱼类的新陈代谢类型,共同点是
(3)水葫芦的疯狂生长会对当地的       产生严重的影响。治理滇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控制水葫芦的疯狂生长。现在,人们一般采用“打捞”的方法,但效果不佳。有人提出:引入水葫芦原产地的天敌物种来进行治理,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