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
C.CD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 h |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
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
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
当洋葱表皮浸入1mol浓度的KNO3溶液时,能诱发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膜主动运输K+、NO3-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加大 |
B.细胞膜主动运输水分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加大 |
C.植物细胞具有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能力 |
D.一段时间后这些细胞已死亡 |
将小白鼠和青蛙从约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两者的体温及耗氧量是
A.小白鼠体温恒定,耗氧量增加;青蛙体温升高,耗氧量降低 |
B.小白鼠体温恒定,耗氧量增加;青蛙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 |
C.小白鼠体温降低,耗氧量增加;青蛙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 |
D.小白鼠体温升高,耗氧量增加;青蛙体温不变,耗氧量不变 |
在3个密闭且等容的锥型瓶中盛有等量的含乳酸菌的葡萄糖溶液,实验前进行如下处理:①通入空气,保持25℃;②通入氮气,保持25℃;③不通入气体,加温至70℃。则发酵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②→①→③ | D.③→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