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几率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
D.♀、♂配子彼此结合的几率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
调查某大麦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甲、乙性状)的频率,发现甲、乙性状各占50%。若分别取足够数量的甲、乙两种性状的个体分别自交,发现50%乙性状的子代表现出甲性状,而甲性状的子代未发现乙性状。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乙性状为显性性状 |
B.甲性状的基因频率高于乙性状的基因频率 |
C.乙性状个体子代中出现甲性状是性状分离现象 |
D.该种群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不能确定的 |
下列实验中需要始终保持细胞的活性和结构完整性的是
A.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
C.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 |
D.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 |
科学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表中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不匹配的是
实验内容 |
实验方法 |
|
A |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资运输的关系 |
模拟实验法 |
B |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类比推理法 |
C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D |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
对比实验法 |
鸟类为ZW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则隐性致死基因(伴Z或伴X染色体遗传)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为
A.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
B.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
C.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
D.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
控制冬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E-e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且每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基因型为aabbee的冬瓜重100g,基因型为AaBbee的重130g。今有基因型AaBbEe和AaBBEe的亲代杂交,则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有8种 |
B.表现型有6种 |
C.果实最重者约为180g |
D.最重者出现的概率是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