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
1.4g |
Na2HPO4 |
2.1g |
MgSO4.7H2O |
0.2g |
葡萄糖 |
10g |
尿素 |
1g |
琼脂 |
15g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理由是 。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
(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下列材料或用具中: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要消毒的是: (填序号)。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填字母)
A、由于土样不同 B、由于培养基污染 C、由于操作失误 D、没有设置对照
(5)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细菌因没有 系统,其分泌酶与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分泌方式不同。
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到棉花中,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
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的末端是
(2)切割完成后,采用酶将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将它导入农杆菌,用该农杆菌感染棉花的细胞,使之完成转化。
(3)将该转化后的细胞培养成棉花植株,需要运用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4)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A.淀粉 | B.脂质 | C.蛋白质 | D.核酸 E.抗生素 |
老鼠皮毛的颜色黄色对非黄色为显性(用A、a表示),正常耳朵对卷耳为显性(用T、t表示),控制该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毛色中的显性纯合在出生前全部死亡。请回答:
(1)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表现型为正常耳朵的小鼠的基因型。
(2)若只考虑皮毛的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
①将黄色鼠和非黄色鼠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②黄毛鼠种内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为2:1,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
(3)基因型为AaTT和AaTt雌雄老鼠杂交,F1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下列是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部分过程。
实验材料、用具:S型细菌、R型细菌、DNA酶、培养基、培养皿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①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②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③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S型菌落。
(1)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真核)生物。
(2)艾弗里等人后来发现上述实验过程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参考实验材料并按照①②③中表达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
④。
(3)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4)艾弗里等人北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
鸟类的性别决定是ZW型,雌性为异型性染色体(ZW),雄性为同型性染色体(ZZ)。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且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芦花公鸡与一只非芦花母鸡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芦花和非芦花性状雌雄各占一半。
试分析:
(1)上述实例中,作为亲本的两只鸡的基因型分别为:雄__、
雌。
(2)请你设计一个杂交方案,以便能在早期判别雏鸡的性别(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方案)。
(3)若此方案可行,辨别雌雄的依据是。
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四组杂交实验结果。试据表分析作答
组合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后代表现型及植株数 |
|
圆粒 |
皱粒 |
||
A |
圆粒×圆粒 |
108 |
0 |
B |
皱粒×皱粒 |
0 |
102 |
C |
圆粒×圆粒 |
125 |
40 |
D |
圆粒×皱粒 |
152 |
41 |
(1)根据组合____(填组合序号)的结果能推断出性状的显隐性,显性性状是。
(2)组合____(填组合序号)的杂交方法为测交。
(3)D组合中两亲本的基因型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