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
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BglB酶
(1)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组DNA作模板。
(2)下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PCR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________和______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注:图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
(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温度对BglB酶活性的影响
(4)据图1、2可知,80 ℃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__________;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_(单选)。
A.50 ℃   B.60 ℃      C.70 ℃      D.80 ℃

注:酶的热稳定性是酶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通过其活性的保持程度来反映的
Ⅲ.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BglB酶的热稳定性
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
(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取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________(多选)。
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
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
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豆浆
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
液体的颜色变化
B
梨汁或苹果汁
0.1g/mL的NaOH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
液体的颜色变化
C
洋葱鳞叶表皮
解离液、清水、0.02g/mL的龙胆紫等
有丝分裂的过程
D
菠菜叶
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色素种类和颜色

(1)A组实验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液体的处理方法与B组有何不同?
(2)B组试剂的使用方法与A组比较,不同之处是
(3)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原因是。如果一个同学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且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处于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右上方,想在高倍镜下进一步观察这个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操作步骤的代码并排序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反光镜、光圈增加进光量④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⑤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⑦向上移动装片⑧向下移动装片
(4)某同学做D实验后,绘制了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情况(图1所示)。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填序号),主要吸收红光的色素是(填序号)。另一同学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粗心大意,漏加了某些试剂或药品,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图2所示),请指出该同学漏加的试剂或药品

西葫芦的果皮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T与t)控制,其中白、绿、黄色三种色素在果皮细胞内的转化途径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①过程称为。根据上图可知,黄果皮西葫芦的基因型可能是
(2)基因型为BBtt的西葫芦与纯合的黄果皮西葫芦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从理论上讲,F2的性状分离比为。让F2的全部白果皮西葫芦与绿果皮西葫芦杂交得F3,则F3中白果皮西葫芦占
(3)为培育高产量和抗病性的品种,科学家在“神州六号”飞船上作了搭载幼苗实验,用幼苗作为实验材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发现返回地面的某幼苗长成的植株有高产抗病的特性,可用_______________技术对其大规模繁殖。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
(2)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I2的基因型为,Ⅲ2基因型为
(4)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两种病的概率为,不患病的概率为

下图表示某人体内的部分细胞形成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遗传的基本定律发生在细胞中(填字母)。
(2)c与g细胞相比染色体的不同点:
C,g
(3)由d细胞变为e或f的过程称为。从细胞的形态推测,e细胞分泌物可能是大分子如,f细胞所分泌的小分子物质是
(4)若产生h细胞的个体红绿色盲患者,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是否一定带有色盲基因?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略)
实验结果:
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300
0.1%
3.4
16.0
28.2
40.5
56.5
56.5
0.03%
2.3
11.2
19.8
27.6
27.5
27.5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①;②
(2)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当该植物在灯泡功率为100W、CO2浓度为0.03%时,采取
措施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3)该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实验中除实验材料外必须控制的主要无关变量是
(4)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道理:
(5)右图为某植物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在图中画出30℃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大致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