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
B.自然选择导致有利变异不断定向积累,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可遗传变异 |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 |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壤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
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对图中的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
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A.青草→鼠→蛇→鹰 |
B.阳光→青草→鼠→蛇→人 |
C.鼠→蛇→人 |
D.营养物质→鼠→蛇→鹰 |
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
B.水稻虫害严重 |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
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 B.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 |
C.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 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