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对溴甲苯是合成农药溴螨酯的重要原料。工业用液溴、甲苯与1-丙醇共热合成对溴甲苯和1-溴丙烷,其原子利用率很高。实验室模拟的合成流程和相关数据如下:已知:甲苯与溴在有水存在时能反应。
物质 |
甲苯 |
1-丙醇 |
1-溴丙烷 |
沸点℃ |
110.8 |
97.2 |
71 |
物质 |
对溴甲苯 |
邻溴甲苯 |
|
沸点℃ |
184.3 |
181.7 |
(1)液溴的颜色是__ __ __,实验室存放液溴时应密闭保存,同时需要在试剂瓶中加__ ___,以减少挥发。
(2)25℃恒温搅拌至溴的颜色完全褪去时完成甲苯的溴代反应。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加入水的作用是:易于控制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搅拌操作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完成1-丙醇的取代反应,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 ___,加热微沸2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
(4)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洗涤操作应在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中进行。
(5)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对溴甲苯中还含有的最主要杂质为________(填写名称),使用操作Ⅱ分离出1-溴丙烷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离出的水溶液中含HBr、H2SO4和Fe3+离子,将水溶液稀释定容至1000mL,取20.00mL,加入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测定出HBr的物质的量明显低于理论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无需加入指示剂,也能完成滴定,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 D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KSCN鉴别G现象__________________;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化工生产上的重要原料;常温下C、D、H为气体单质。单质E、M、N为金属,N是地壳中含量最大的金属元素。Y是红褐色沉淀。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 关系,其中有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经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Z→L反应的名称是。
(2)K的电子式为。
(3) 写出B→F的离子方程式。
(4) 写出K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Y与NaClO和B的混合溶液作用,是制备绿色水处理剂(Na2MO4)的一种方法,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有X、Y、Z三种元素,其中X、Y属于同一主族,加热时,其单质都能与氢气形成氢化物H2X、H2Y。常温下,X单质为气态,X与Y可形成两种化合物YX2和YX3,Y、Z均在X的下一周期,而Z可与X生成化合物Z2X和Z2X2。试写出:
(1)元素名称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化合物Z2X2与H2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两个由X、Y、Z三种元素所组成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R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生成ZH4,ZH4的电子式为______。
(3)已知A与1 mol 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向含4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
A、B、C是大家熟悉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下列转化关系:
其中化合物D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单质甲进一步发生如下变化:
D+3甲―→3A+2B
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种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相同的是(写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A和B是通过什么途径转化为C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D另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