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溶液X中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X中含有SO42
B.向1mL l% NaOH溶液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 mL 5%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中不含醛基
C.用干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发现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含Na+
D.检验某补铁药片(主要成分为亚铁化合物)是否氧化变质,使用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脲醛树脂的制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 2e + 2OH ="=" 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3e + 5OH ="=" FeO42 + 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在t℃向一密闭容器中放入1mol A 和1 mol B发生反应:A(固) + B(气)C(气) + 2D(气),平衡时C的含量为m% ,保持温度不变,若按下列配比的物质放入容器中,达平衡时,C的含量仍为m%的是

A.2molA和1molB B.2molD和1mol A 和 1molB
C.1molC和2molD 和1molB D.1molC和1molD

现有X(g)+Y(g) 2Z(g);正反应放热。从反应开始经过t1后达到平衡状态,t2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在t3时又达到平衡,据下图回答:从t2→t3的曲线变化是由哪种条件引起的

A.增大X或Y的浓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Z的浓度
D.升高温度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D.C的物质的量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 s)=C(金刚石, 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C(s)+O2(g)=CO2(g);ΔH1 C(s)+1/2O2(g)=CO(g);ΔH2,则ΔH2>ΔH1
C.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28.65kJ/mo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