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语段答题。
                   
当走到大福源门口时,我突然发现儿子不见了,我急得大喊起来,老公说:“你喊什么,儿子在那儿呢。”我回头看见儿子正站在一个满头白发、衣衫褴褛的老人面前。我跑过去,刚想责骂儿子不听话、乱跑什么的,儿子突然说:“妈妈,这个爷爷好可怜哪,过节了,还在这里要饭。”我低头一看,老人正一边磕着头一边不停地唠叨什么,门口另一端还有一位老人跪在地上,手里捧个小盆在仔细地看着什么。我过去一看,原来里面有一整根烟。
“妈妈,我们给他们点儿钱吧!”儿子泛着明亮的眼睛乞求地望着我。我拽着儿子就要走,儿子挣脱我的手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我无语。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没有同情心人,曾几何时,我也经常对那些遇到困难的人也伸援助之手。对那些在街上乞讨的乞丐,我通常会递些零钱,略表爱心。可是后来,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有些人四肢健全,却故意装成残疾人,来骗取众人的同情心;有些小孩假借自己失学、父母重病缺钱为由向路人乞讨;还有些不法份子专门组织儿童行乞,靠儿童行乞来供他们吃喝玩乐。看多了这样的报道后,内心深处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感到自己的爱心被亵渎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未对那些在路上碰到的乞丐奉献爱心了。
回家的路上,老公表扬儿子做得对。儿子说:“妈妈,你不是经常教育我对所有的人都要富有爱心吗?我们的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叫《给予是快乐的》,讲的也是要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我被儿子的话羞红了脸。
外面太冷了,我们也没心情溜达了,急步向家走着。我心里琢磨着:别人都在合家团圆的时候,这两位老人为什么还要出来要钱?难道他们没有儿女,只能靠着乞讨度日吗?难道他们也是骗子吗?转念一想,儿子说得对,给予是快乐的,不管这些乞讨的人是真是假,只要有一个人是真正得到了帮助,我的给予就是快乐的。
(1)找出文中能够表现儿子有爱心的句子,画“     ”。
(2)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蚂蚁报信
蚂蚁全身褐色,头和肚子又黑又粗,腰部又细又长,两对探路的触角来回晃动,可爱极了。你知道它们之间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到蚂蚁比较多的地方去,丢一粒大点的食物残渣,然后耐心地等待。你会发现,当一蚂蚁发现食物后,就会赶快回家通风报信。如果在路上遇见自己的同伴,它会用触角碰一下对方的触角,过一会儿,就会有很多蚂蚁来到有事物的地方,齐心协力地食物搬回家。这说明蚂蚁主要是靠触角的接触来传递信息的。
蚂蚁是很小的动物,但却拥有一个很大的家庭。在大家庭里它们分工明确,各自都有专门的事物做,是一个纪律严明、团结的集体。
(1)填空。
①一只蚂蚁发现事物后,它会()。
②蚂蚁靠()来传递信息。
(2)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又黑又粗:()()
(3)蚂蚁的样子:


(4)你喜欢这一群小蚂蚁吗?为什么?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我心想:“我只是防御,决不还手。”毕竟是心里有事,老师讲的功课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终于挨到了放学。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听见克莱谛从后面跟上来。我手里拿着戒尺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戒尺。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想让父亲高兴一下,不料父亲把脸一沉,说:“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说着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折成了两段,向墙角扔去。
(1)我能写出近义词。
防御()独自() 高尚()愤怒()
(2)给第一段标上正确的标点。
(3)用“不是……而是……”造一个句子。

(4)为什么父亲要把戒尺折成了两段,向墙角扔去?

(5)克莱谛是一个什么样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6)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他们俩各自想的是什么?

课外类文阅读。
王献之从小就跟父亲学写字。一天,他问父亲,写字有什么秘诀?
王羲之指着家里的十八口大缸说:“你看,秘诀就在这里。你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全部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他日夜勤奋地练习写字,最终也成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1)王羲之与王献之是( )关系。
(2)写字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献之是怎样成为书法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
难忘的一件事
星期二下午放学后,我带邻居家的小妹妹上街去玩。
大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我们来到一位老爷爷的玩具摊前,看到了一种精美()小梳子。我问老爷爷:“这梳子多少钱一把?”“五毛,很便宜的。”老爷爷说。我随手掏出五角钱交给老爷爷,拿了一把梳子放进兜里,往回就走。
小朋友快回来我们赶紧回来 你们怎么没拿梳子呀 老爷爷一边说 一边将一把梳子塞到我手里 我迟疑了一会儿 还是拿着梳子走了
回到家里,我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狠狠()批评了我,说我占人家的便宜,要我把梳子送回去,向老爷爷赔礼道歉。想起老爷爷那慈祥()面庞,真诚()表情,觉()自己不配当一个少先队员,我决定去还梳子。
第二天一放学我就去找老爷爷,可没找到,一连五天也没看见老爷爷。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可一想起来就觉()很内疚(jiù)。
积累
(1)考考你的眼力。(☆)
便宜(biàn pián)还梳子(hái huán)
(2)给短文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美--( )赶紧--( ) 迟疑--( )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川流不息:
一五一十:
(5)将“的”“地”“得”送回家。把他们正确地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6)“我“为什么要去还梳子,向老爷爷承认错误呢?(☆☆)

课外阅读。
“边界战争”

一班的小明和二班的小军,因为分担区里的一个小纸团争吵了起来。
“什么?在我们这边?”小明把眼一瞪,右脚一跺,右手一指小纸团:“你可要看清楚。”说着,跑进教室拿出粉笔,在走廊上画了一道“边界线”——纸团到二班那边去了。
“不行!边界线不是这样画的。”小军边跑边嚷,也拿出粉笔,在地上画了一道“边界线”。 当然,小纸团又被画分到一班这边了。
“不对!”
“不行——”
正在这时,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看了看画得乱七八糟的地面和纸团,没说什么,只在记录本上的一班、二班的卫生栏中都扣了分。
“战火”熄灭了,小明、小军望着地上的纸团和一道道的“边界线”,呆呆地站着。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2)在第2自然段中用“____”画出表示小明动作的词。
(3)“战争”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火”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来叙述事情的。
(5)你认为小明和小军的做法对吗?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会怎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