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 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
| 地球 |
1.00 |
1.00 |
1年 |
23时56分 |
23°26′ |
| 火星 |
0.11 |
0.15 |
1.9年 |
24时37分 |
23°59′ |
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
|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
|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
|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
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
2012年6月26日,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联合召开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工作会议。该项目的核心是采用现代技术实施微灌。“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控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该项目实施后四省区将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00亿千克,年均增收160亿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东北四省区中,最适宜发展微灌的是
| A.内蒙古 | B.吉林 | C.黑龙江 | D.辽宁 |
东北最适宜发展微灌的省区发展微灌的原因是
| A.劳动力不足 | B.科学技术水平高 |
| C.水资源比较丰富 | D.气候干旱,降水少 |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星状形态 |
| B.随着中心城区扩大,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
| C.城市地租受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 |
| D.E地与C地相比,E地距市中心近,地租较高 |
关于该城市新区规划合理的有
| A.A地坡度起伏和缓,适合建海滨浴场 |
| B.B地靠近主要公路,建港口的经济腹地广阔 |
| C.C地位于盛行风的垂直郊外,适合建化工区 |
| D.D地位于避风海湾,港阔水深适合建港口 |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出现历史少见的强降雨,给房山等地区带来了“水乡泽国”般的尴尬与困顿。图甲为“北京市地形图”,图乙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造成房山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可能有
| A.受高压脊的控制降水丰富 | B.夏季风带来充足的水汽 |
| C.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抬升 | D.受反气旋控制形成降水 |
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有
| A.城市化改变地表状况,汇水速度减慢 |
| B.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暴雨来临时排水能力差 |
| C.城市地表硬化后,降水损失量小地表易积水 |
| D.草地降水损失量大,地表容易积水 |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图甲为“世界森林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乙为“植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沿着出访的路线
| A.依次经过的森林带是①—④—③ |
| B.依次经过的森林带是②—③—① |
| C.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是由热量差异造成 |
| D.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是由水分差异造成 |
关于“金砖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
| B.南非是咖啡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
| C.水稻种植业是印度和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
| D.在能源领域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广泛 |
下图为“我国某地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是乙处 |
| B.丙处为断层构造,隧道和水库建设应该避开断层 |
| C.③处为河流冲积扇,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 |
| D.④处为河口三角洲,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 |
①、②两处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蒸发更加旺盛,年降水量增多 |
| B.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
| C.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
| D.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