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效益最大化原则 |
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⑥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⑥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⑥ |
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 )
①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达到13亿。读图完成15~16题。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
B.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上升 |
C.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下降 |
D.我国属于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人口应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多 | B.人口老龄化 |
C.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 D.劳动力缺乏 |
读“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图,完成19~20题。在平均时速小于35千米时,汽车尾气中的NOx的排放量和车速的关系是
A.正比 | B.反比 |
C.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 D.无相关性 |
下列各项措施中较为合理且能有效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是
A.改善道路状况,适度提高汽车行驶速度 |
B.大力发展货车数量,限制公共汽车数量 |
C.增加公共汽车站,减少市民候车时间 |
D.建立绿化隔离带,实行人车分道行驶 |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0~11题。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 |
B.干湿季分明 |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
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 | B.水稻 |
C.棉花 | D.青稞 |
读下图,完成5~6题。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D.坡度接近90°,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
C.坡面径流流速小 |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
下图是“一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五千年来中国温度(虚线)变迁”,完成3~4题。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
A.1470~1520年 | B.1620~1720年 |
C.1840~1890年 | D.1910~1950年 |
中国与挪威相比
A.气候的冷暖变化呈正相关 |
B.公元1000年前是正相关,之后是负相关 |
C.气候冷暖变化呈负相关 |
D.两地气候变化有关联,但不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