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被定义为“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半咸水或淡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属于湿地生态环境作用的有( )
①提供水源 ②调蓄洪水 ③航运、养殖
④保持水土 ⑤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⑥防风固沙
| A.①② | B.③④ | C.⑤⑥ | D.②⑤ |
现代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已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产业,其中模拟湿地的生态污水处理厂被许多企业看好。模拟湿地的污水处理厂主要是利用了( )
| A.生物能与有害物质的反应 |
| B.生物能吸收氮、磷等矿物质 |
| C.生物能制造大量的氧气 |
| D.生物能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
木桶效应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完成3题。
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A.耕地 | B.森林 | C.淡水 | D.矿产 |
2009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广东
| A.自然增长率高 | B.出生率高 | C.人口基数大 | D.迁入人口多 |
表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1题。
注: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2009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
| A.江苏 | B.广东 | C.江西 | D.云南 |
图是某地农业用地地租示意图,读图回答49~50题。
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 B.劳动力 | C.水源 | D.气候 |
计划在X、Y、Z三地发展花卉种植、乳牛饲养、小麦生产,下列方案最合理的是
| A.X地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最高 |
| B.Z地应该发展花卉种植 |
| C.距城市20—60千米远的地方适合饲养乳牛 |
| D.小麦生产应位于距城市40—100千米处 |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郊外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分析后完成以下46~48题。
|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薯 |
|
| 市场价格(元/千克) |
30 |
20 |
12 |
6 |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15 |
12 |
6 |
2 |
| 运费(元/千克·千米) |
3.0 |
2.0 |
0.5 |
0.2 |
|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
20 |
15 |
4 |
10 |
该城市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 B.黄土高原 | C.华北平原 | D.山东丘陵 |
四种农作物中,单位面积产量利润最小的农作物是
| A.花卉 | B.蔬菜 | C.稻米 | D.甘薯 |
假如上述四种农产品都提供给同一个消费市场,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该城市郊外上述四种作物用地中,离该市场的最远距离不得超过
| A.4千米 | B.5千米 | C.12千米 | D.2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