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指标是( )
| A.气候 | B.地形 | C.交通 | D.经济 |
以下省区全部属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是( )
| A.安徽、内蒙古、江苏、广东 |
| B.黑龙江、山东、江苏、河北 |
| C.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 |
| D.辽宁、福建、浙江、河南 |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工厂应该选择在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 A.市区 | B.郊区 | C.市中心 | D.农村 |
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
| A.东南 | B.西南 | C.西北 | D.东北 |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A.70%鼓励生育 | B.60%计划生育 |
| C.15%采取移民政策 | D.30%鼓励人员出国 |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④ | D.③④ |
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受地形影响 | B. | 运输方便 |
| C. | 考虑盛行风向 | D. | 接近居住区 |
2.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 A. | 高速公路 | B. | 市中心 | C. | 运河 | D. | 机场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 |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 B. |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
| C. |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 D. |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
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 B. | 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
| C. |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D. | 人均耕地减少 |
3.该现象会()
| A. | 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 B. |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
| C. | 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 D. | 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