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6分)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对肝脏脂肪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
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
在第11天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mmol·L-1
连续11天每天喂下列试剂
同时第8天至第11天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甲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等体积生理盐水
0.49
乙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0.025mmol四环素
6.51
丙组
中药制剂(0.05g)
0.025mmol四环素
4.74
丁组
中药制剂(0.10g)
0.025mmol四环素
4.52
戊组
中药制剂(0.15g)
0.025mmol四环素
4.10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         染液染色后加以判断。
(2)请拟定实验题目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                                 。上表实验结果可得出中药制剂对四环素引起的肝脏脂肪增加量有                   作用。
(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单独使用时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上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3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0.05g、0.10g、0.15g的中药制剂共11天。同时在第8至11天注射                             ,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          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I.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释涂布法或法进行接种。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染料,若观察到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2)利用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
Ⅱ.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精子技术是有效的性别控制方法。例如:牛的X精子的DNA含量比Y精子的高出4%左右,利用这一差异人们借助特殊仪器将它们分离开来,再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就可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通常采用的技术。为获得更多的卵细胞需要给良种母牛注射适宜剂量的
(2)过程②中受精卵培养发育至时期,再经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牛,从而获得后代。若希望同时获得多个性状相同的个体,可以使用技术。
(3)牛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由甲图可知,参与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除⑤肾上腺素外,还有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激素名称)。人体内激素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方式叫做__________调节。
(2)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参与血糖的调节。若乙图为调节过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则这些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___________。已知图中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若图中b处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该处的膜电位分布为__________。除b处以外,图中可能产生兴奋的部位有________(填写图中字母)。
(3)血液在人体内对抗病原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多种病原体,在___________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够对病原体进行必要的摄取和处理,结合其他细胞的作用,使相应细胞受到刺激并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成为_______细胞分泌特定抗体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膜在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以下与生物膜相关的问题:
(1)在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中,生物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2)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两者中与ATP合成密切相关的膜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用_____________法能够分离细胞的各种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动物细胞膜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荧光标记膜表面的分子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种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这一实验证据表明;甘油、乙醇等脂溶性物质更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成分中有_________。
(5)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结构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曾经是细胞生物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是以伞藻为实验材料所做的几个经典生物学实验。

请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伞藻是单细胞生物。甲、乙两种伞藻的帽形不同(如图),现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
(1)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这能说明核、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细胞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与细胞质的体积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并且还做了如下实验:在伞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伞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
(3)请你利用伞藻,另外设计一个实验,作为上述实验的补充,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
(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