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植物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①步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目前此步聚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解法,也就是在温和的条件下用 等分解植物的细胞壁。
(2)②过程的发生,必须进行人工诱导。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物理方法是:利
用 等(至少写出两种)促使原质体融合;化学方法是
用 等试剂作为诱导剂诱导融合。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类似,动物细胞的融合还常用到 作为诱导剂。
(3)③表示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再产生样的细胞壁,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有密切关系。
(4)在④⑤过程中,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
(5)植物体细胞杂交在育种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突出的优点是可以 。目前,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 。
下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 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图3表示图2家族中一些个体体内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甲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试分析回答:
(1)从图1可知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2)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呈现图1中的发病趋势的原因是。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尝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图1中的病进行调查,调查样本的选择还需注意。
(4)图3中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图3所示细胞的哪些图可能在图2的I1,体内存在?
(5)图2中Ⅱ1的基因型为,个体U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若已知个体U为患乙病女孩,则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微核由染色体的断片或整条染色体形成,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微核往往由于细胞受辐射或化学药物的作用而产生,“微核检测”可用于了解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了解厨房油烟能否诱导微核,采集了某家庭40天中厨房抽油烟机内积累的油烟冷凝物,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配制了一系列浓度的油烟冷凝物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另取等量二甲基亚砜和蒸馏水加入烧杯E,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F。之后,将6个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 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6种溶液中培养24h,然后再将洋葱转移到蒸馏水中继续培养24h。24h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4条根尖并按常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每个装片上的1000个根尖细胞,计算其中出现微核的细胞数目(微核的千分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组别 |
项目1 细胞微核率(‰) |
项目2 |
||||
A |
50μg/ mL |
12.54 |
13.50 |
11.72 |
13.00 |
|
B |
100μg/ mL |
15.92 |
15.00 |
14.85 |
14.91 |
|
C |
200μg/ mL |
18.68 |
16.22 |
17.00 |
18.00 |
|
D |
300μg/ mL |
20.00 |
20.20 |
20.00 |
18. 69 |
|
E |
二甲基亚砜加蒸馏水 |
3.77 |
3.85 |
4.00 |
3.87 |
|
F |
蒸馏水 |
3.43 |
3.60 |
3.64 |
4.00 |
请分析回答:
(1)为什么将洋葱根尖在上述各种溶液中培养24 h?。镜检的细胞应该位于根尖区而且处在细胞分裂期。
(2)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取得洋葱根尖后,按“常规方法”制作装片,这种常规方法的操作步骤可简略表示为。
(3)表中的项目2应该是。
(4)对A~D组而言,E组和F组中,哪一组是对照组?。将E组和F组进行比较,能说明。
(5)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多年的荒地进行调查后,绘制的其中一条食物链的3个营养级(植物、田鼠、蛇)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营养级 |
同化能量 |
未被利用能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释放量 |
净生产量 |
A |
2.48×1011 |
2×1011 |
1.2×1010 |
3.6×1010 |
2.12×1011 |
B |
2.4×107 |
6×105 |
4×105 |
2.3×107 |
1×106 |
C |
7.46×108 |
2.4×107 |
6×106 |
7.16×108 |
3×107 |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请就表格中研究的对象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流动模型。
(3)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4)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5)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造成鼠灾泛滥。生态学家继续研究了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如下的数学模型,请完成下表: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
构建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
I.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
I.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
Ⅱ.提出合理的假设 |
Ⅱ. |
Ⅲ.根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
Ⅲ.Nt=No·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入表示倍数,No表示最初的田鼠的数量。) |
Ⅳ.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
Ⅳ.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
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 的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 |
|
A植物 |
1 |
3 |
11 |
5.5 |
B植物 |
3 |
9 |
30 |
15 |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 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
(2)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m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 B植物与A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mg CO2/100 cm2叶·小时)
(3)光合速率也受光合产物从叶中输出速率的影响。某植物正处于结果期,如右图①。若只留一张叶片,其他叶片全部摘除,如右图②,则留下叶片的光合速率,原因是。
下面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_________________。
(2)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____________冲洗出来。
(3)从A到E中,牛的胚胎移植的适宜时期是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标号3为________,它将来可发育为__________________和胎盘。
(4)哺乳动物_________后,不管是否妊娠,在一段时间内,同种动物的供、受体______________是相同的。
(5)若一次给受体母牛移入多个胚胎,产生的多个后代基因型相同吗? ____。
(6)若要通过胚胎移植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处理,再植入受体内。若要对早期胚胎进行长期保存,应将其置于______________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