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是达成“九二共识”,其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
A.实现海峡两岸“三通” |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C.台湾改变现有社会制度 | D.台湾肃清“台独”势力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唐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B.周朝的分封制 |
C.秦朝的郡县制 | D.元朝的行省制度 |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英国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科举制度:
A.公开考试,公正,择优录取,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原则 |
B.于1905年被废止,孙中山想以此来否定清末“新政” |
C.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加集权 |
D.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家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