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青年学生把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每当祖国危急关头,总是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日本侵华有关 | B.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C.无产阶级发挥领导作用 |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
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A. |
专制主义理念 |
B. |
自由主义精神 |
C. |
法律至上原则 |
D. |
小国寡民情结 |
1981年,中国女排经过顽强拼搏勇夺第三届世界杯冠军。亿万人民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收看、收听了这一盛况。女排夺冠后,很快收到数万件海内外的贺信、贺电。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表示,要以女排为榜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由此可见
A. |
电视机在家庭普及 |
B. |
女排精神激励国人 |
C. |
排球运动推广全国 |
D. |
体育强国梦想实现 |
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 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 重新兴盛起来 了"。这说明
A. |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
B. |
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 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
A. |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
B. |
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 |
C. |
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 |
D. |
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
博览会是观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表1可以看出近代中国
表1 武汉劝业奖进会和西湖博览会征集展品类别对比
武汉劝业奖进会(1909年) |
西湖博览会(1929年) |
|
征集 展品 类别 |
天然产品(饮食或制造之原料),工艺品、美术品、教育品、古物品 |
染织工艺类、工艺品类、机电工业类、化学工业类、矿产品、医药用品类、教育用品类、文艺品类、农产类、饮食制类、动物类、革命纪念品类、外国参考品 |
A. |
物质文化生活变迁 |
B. |
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
C. |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
D. |
现代科学知识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