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茶叶(担)
(年平均值)
生丝(匹)
(年平均值)
鸦片战争前
5 000
5 000
1845年
8 010
13 220
1851年
9 919
23 040
1853年
10 122
62 896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下图是某种经济形态下人们生活的写照。这种经济形态开始解体于

A.明朝中后期
B.鸦片战争后
C.洋务运动期间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

下列材料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专制政府抑商政策的是

A.(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B.(唐)“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C.(宋)“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D.(清)“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

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

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
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
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