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
C.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伦敦 12 月 27 日讯:从上海发出的消息称,大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这则消息应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 | B.洋务运动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二次革命时期 |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A.科学 | B.自由 | C.民主 | D.爱国 |
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雅典是城邦小国 | 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 |
C.国家发放参政补贴 |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