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 A.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
|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
| C.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
|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
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美国
| 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 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
| 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 | 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阅读下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士兵在革命胜利后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①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②家里的粮食不能拿到市场上买卖
③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④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史学家在查阅19世纪中期的一些文献,发现热气、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伦敦 | B.北京 | C.莫斯科 | D.东京 |
有学者评论:“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能长期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
| A.分权制衡 | B.议会权力至上 |
| C.国王“统而不治” | D.两党制 |
某西方学者指出 “幸福就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一言论最有可能来自:
| A.启蒙运动时期 | B.宗教改革时期 |
| C.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 | D.文艺复兴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