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
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
B.继日本之后,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
C.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
下列图片反映的现象,哪些与政府干预经济有关()
①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②社会福利
③2008年美国救市④小岗村农民契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假如你生活在民国初年的天津,不可能遇到的生活现象是()
A.普通居民大都居住在四合院里 | B.偶尔乘有轨电车上街购物 |
C.穿西装、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 D.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 |
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信息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新航路的开辟问题 |
B.由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问题 |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 |
D.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 |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
D.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