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装置中,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和H2、O2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2、O2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 )
A.7∶2 | B.1∶1 | C.5∶4 | D.3∶2 |
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2是电解质 |
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C.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
D.切开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 + O2=Na2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g钠投入100 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0 g |
B.1 g表面被氧化的金属钠投入100 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 g |
C.1 g氧化钠投入100 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 g |
D.1 g过氧化钠投入100 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 g |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
B.通常状况下,液氯不能用钢瓶贮存 |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 |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比改变,生成的化合物会改变的是
A.铁与氯气 | 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
C.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
作为救援消防干警在氯气泄漏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说法有几个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3个 | B.4个 | C.5个 | D.6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