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扩大消费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外需疲软、内需不振等影响市场稳定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扩大消费任务艰巨。因此,要不断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
(1)分析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纷纷将中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材料一转作风,树新风,一幅幅标语,一个个镜头,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严于律己、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如下图)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转作风,树新风,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2013年1月,“光盘行动”是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公益活动。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2)“光盘行动”所倡导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简要说明如何践行“光盘行动”。

(28分)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引发了某校高二(2)学生的关注,同学们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话题一:美丽中国,美在何处?
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雾霾天气成因

主要污染物
PM2.5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
汽车尾气
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
工业污染排放
其它

注: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徽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l)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
话题二:美丽中国,谁来建设?  
学生乙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人,企业是主体。尤其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发挥企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请从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话题三:美丽中国,如何享受?  
学生丙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 (12分)

请运用经济常识知识,阐述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在哪些方面着力维护好国家的经济安全。
要求:
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开展论述。
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日本政府却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采取“钓鱼岛国有化”行动,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最近,日本又大肆炒作中国海军军舰火控雷达锁定日本军舰军机的所谓中国威胁论调。首相安倍更抛出“同日本的冲突是中国根深蒂固的需求”的怪论,对中国的制度指手划脚。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执法,是依法行使自身固有权利。日本对钓鱼岛的所谓“实际控制”是非法无效的,中方从未承认、决不接受。一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是否合适,只有该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只有带有政治偏见和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对此恶意解读、横加指责。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并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
运用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上列图一和图二两幅漫画共同体现了什么唯物辩证法的道理?
(2)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相关知识谈谈如何防止类似“被高铁”的现象屡屡出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