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约占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再加上还没有就业的21万2012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前所未有。
材料二 2013年的“用工荒”不仅出现在东部沿海城市,还蔓延到了劳务输出大省安徽、河南等地。据公开数据显示,武汉缺工量首次突破10万人,广东缺工量高达120万人,河南一企业月薪5000元招不到软件工程师,安徽用工市场出现“一人难求”的局面等。困扰企业的“用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不够舒心等导致员工流失;二是一种结构性的紧张,主要表现是由于流动性而产生的季节性缺工(多是普工等基层岗位,主要为服务业)和缺少高端技术工人,等等。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什么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会对企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3)运用经济生活中就业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从发展教育的角度就解决就业问题向国家提几点建议。
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健全企业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得到了实惠。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从2015年10月1日起,中国移动、联通、电信正式推出开放套餐内单月流量不清零业务,使得信息消费更为凸显,消息消费包括信息产品消费、信息服务消费和间接带动的其他领域的消费三个大类。
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2015年7月底,中国移动总用户数为8.19亿,较上月增加1579万户。4G用户数为2.09亿,首次突破2亿,并在数量上逼近3G用户数,我国网民达到6.68亿,互联网上市企业市值突破5万亿元。信息消费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15年上半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2%,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7.63万亿元,同比增长27.87%
结合材料,从消费的反作用的角度,分析信息消费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近5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GDP(亿元) |
财政收入(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 |
|
2009年 |
340903 |
68518 |
17175 |
5153 |
2010年 |
397983 |
83080 |
19109 |
5919 |
2011年 |
471564 |
103740 |
21810 |
6977 |
2012年 |
519322 |
117210 |
24565 |
7917 |
2013年 |
568845 |
129143 |
26955 |
8896 |
图: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较
(1)表格和图示综合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民富是生产出来的。结合表格运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国的中医学奠定国际地位开创了先河。中国中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然而,在屠呦呦研究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之前,受西医传入的影响,中医在中国曾遭受沉重打击。一些人因中医药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药材炮制等方面与西医药存在的差异和差距而开始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屠呦呦从汉医方剂著作《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科研灵感成功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青蒿素的案例,重新证明中国医药学确是人类伟大宝库。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一些人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的原因。
1911年,荷兰科学家发现水银在极低温条件下的超导性,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1986年,德国科学家与瑞士科学家发现了临界转变温度为35K的铜氧化物超导体。时隔20年后,日本科学家发现铁砷化合物的超导性,中国科学家则发现一系列高于传统超导体极限临界温度的铁基超导体,使之成为第二个高温超导体家族。
结合材料,用“实践的基本特征”分析超导性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哲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