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三碳酸、RuBP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减少、减少 | B.减少、增加、增加 |
C.减少、增加、减少 | D.增加、减少、增加 |
高等生物细胞中有一个称为nuc-1的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所以nuc-1基因又被称为细胞“死亡基因”。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程序性死亡可能是nuc-1基因激活的结果 |
B.如能激活癌细胞死亡基因,则可特异性杀死癌细胞 |
C.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受阻是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 |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nuc-1基因不表达 |
M、m和N、n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
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合理的是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则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联会,着丝点分裂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复制后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右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
B.该 DNA分子中的嘌呤数一定与![]() |
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
D.该 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 B.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
C.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