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 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 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1)图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K、T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约为1000~2000Ω的定值电阻,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
①调节可调节部件,使电表指针停在最左端“0”刻度位置;
②调节可调节部件K,使它在尖端指向挡(选填“×1”、“×10”、“×100”、“×1K”);
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笔尖相互接触,调节可调节部件,使电表指针指向最端“0”刻度位置(选填“左”或“右”);
(2)根据要求将相应读数填入表中
指针位置 |
选择开关所处挡位 |
相应读数 |
a |
直流电流50mA |
mA |
a |
直流电压250V |
V |
b |
直流电流10mA |
mA |
b |
电阻×100 |
Ω |
如图所示是匀强电场中的一组等势面,每两个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都是25 cm,由此可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为及大小为N/C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1 Ω,定值电阻R=2 Ω,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1 A,已知小灯泡的电阻为3 Ω,小型直流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1 Ω,则电动机两端的电压V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W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W
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如图所示.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某人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从打下A点到打下E点,共11点,历时_______s,位移为_______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BD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