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
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
“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由下列哪一问题引发()
A.研究热辐射 |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
C.解释光电效应 |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
《梅兰芳》是一部中国人物传记式电影,该影片得到众多电影专家和学者们的高度评价,认为极具文化传播意义。京剧是全世界最关注的中国元素之一,而梅兰芳在京剧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这说明()
A.京剧已成为世界最具影响的剧种 |
B.梅兰芳因此被列入“同光十三绝” |
C.京剧已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
D.梅兰芳对弘扬京剧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三言”“二拍”中有许多描写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爱情故事,代表作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据此可知,“三言”“二拍”()
A.题材过于单一单调 | B.反映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 |
C.带有人文主义特点 | D.使男女平等观念广泛认可 |
使人类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两位关键人物是()
A.牛顿和瓦特 | B.牛顿和爱迪生 | C.瓦特和爱迪生 | D.达尔文和瓦特 |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