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B.他基本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
C.他看到到工农力量的伟大 |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 |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
C.趋向“三教合一” |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
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 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
C.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 D.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
C.纣父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
陈独秀曾说:“人权为法国大革命之赐,自《人权宣言》刊布以后,欧洲人心如梦觉醒,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君主,废贵族,各国宪章赖以成立。”下列内容可以作为其论据的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B.英国《权利法案》 |
C.北美《独立宣言》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不结盟运动一开始就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首要任务 |
B.不结盟运动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 |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
D.独立而艰苦的道路是指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