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中印关系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印度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B.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
C.“一边倒”战略的重大胜利 D.大力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表分析中国丝茶出口的特点,你认为这特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年份
茶(磅)
丝(包)
1843
17727750
1787
1849
82980500
16298
1854
109369000
54233
1858
103564400
85970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C.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 )

A.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该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