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 A.新航路开辟 |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
| C.工业革命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
1982年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说明“一国两制”构想
| A.就此提出 | B.理论基础形成 | C.有了宪法保障 | D.得到成功运用 |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重大倒退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 B.高度集权的革命委员会成立 |
| C.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遭到摧残 | D.国家主席刘少奇惨遭人身迫害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 B.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D.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目标 |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
| B.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
|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
| D.中国的工人、农民运动转入低潮 |
下列关于1931—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
| B.中国政府组织人民进行了局部的抗日战争 |
| C.中共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 D.国共之间由内战逐渐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