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
| A.三公九卿制 | B.行省制 |
| C.科举制 | D.内阁制 |
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属官的魏征,对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皇帝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该敕书终没有颁下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此外,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 A.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 |
| B.唐代初期皇权与相权形成制衡 |
| C.门下省具有独立的行政决策权力 |
| D.三省制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 |
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
| 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
| 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 |
| C.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 |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
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进步画家以该时期某一重要国际事件为题材创作了一幅漫画(如下图所示)。该漫画的创作
| A.能够反映当时国际社会意识形态冲突 |
| B.深刻体现中苏结盟之后中美关系特点 |
| C.全面揭示了漫画所示历史事件的本质 |
| D.准确表达了作者同情西欧国家的态度 |
下表是1935年英国一次群众性的和平投票结果。表格所示社会现象
| 投票项目 |
投赞成票人数 |
占总投票人数 |
| 赞成全面裁军 |
1050万 |
91.3% |
|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采取经济的非军事制裁 |
约1096万 |
95.3% |
|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甚至采用军事制裁 |
约683万 |
59.3% |
A.反映了当时欧洲已陷入全面战争
B.表明了英国民众排斥一切战争的和平信念
C.体现了英国主导国际联盟的事务
D.说明了英国实行妥协外交有一定社会基础
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 A.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 |
| B.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
| C.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 |
| D.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