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
B.希罗多德非常赞赏希腊的政治制度 |
C.希腊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
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利克里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 | B.贵族制与分封制 |
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 |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州白瓷工艺高超 |
C.(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制中进士科难度更大 |
D.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是分封的主体 |
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 B.平民 | C.官僚 | D.诸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