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 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 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 |
| 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
《罗斯福》一书中列举了罗斯福对付国会的方法:“充分利用宪法规定的权力,诸如否决权。选择有利时机。在行政部门草拟议案。几乎需要不断地施加压力,但却要机智巧妙。用人必须审慎。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诉诸国民公断。”罗斯摇的做法 ( )
| A.说明总统的权力在不断扩大 | B.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是总统 |
| C.没有改变三权分立的体制 | D.说明总统经常向议会施加压力 |
“与欧洲文化相比.美国文化完全是山寨起家的。”美国政治文化“山寨”的是( )
| A.英国的政党政治 | B.法国的共和制 |
| C.德国的联邦制 | D.伏尔泰的“开明君主制” |
比较唐朝三省六部制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国家结构,鼹者的本质异同点是( )

| A.相同点在于均体现了民主,不同点在予首脑称号 |
| B.相同点在于均体现了联邦制,不同点在于权力的分配 |
| C.相同点在于均体现了制衡,不同点在于机构的职能 |
| D.相同点在于均体现了分权与制衡,不同点在于制度的本质 |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九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在1808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唯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这一规定( )
| A.维护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 B.严格限制外国人移民美国 |
| C.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 D.体现了l787年宪法种族歧视政策 |
18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美国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能手,利用既有的政治智慧,依靠全新阐释的社会契约平地建国,遂达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的三翼齐飞。美国“择其善者而从之”在政治上的主要体现是( )
| A.行政、立法、司法相互制约的原则 |
| B.政治体制上贯穿“分权制衡”的原则 |
| C.中央和地方实行分权的原则 |
| D.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