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 

A.废除贵族对法律的控制权 B.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C.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D.野蛮的习惯法被废除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段话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A.筒车 B.翻车 C.曲辕犁 D.水排

文献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这里的“此渠”是指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井渠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奴隶制土地国有制确立 B.封建王权虚弱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土地兼并严重

1945年,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与“对手”的战争态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A.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退守台湾
B.1947年6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完成
C.国民党军队在以蚌埠为中心的徐州会战中败北,战略决战结束
D.1945年9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