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
A.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 B.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 |
C.德日意变成稳定和平的民主国家 | 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 |
22日清早,王宫内气氛恐慌,路易菲利浦一起床就宽慰恐慌的手下人道:“人们不会在寒冷的冬天闹革命。”话音刚落就爆发了
A.法国二月革命 | B.法国大革命 | C.法国六月起义 | D.法国七月革命 |
1814年拿破仑被打败后,在外国刺刀的保护下复辟的波旁王朝颁布了钦赐宪章,接受了法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的原则,这说明了法国
A.资本主义的潮流不可逆转 | B.波旁王朝倾向资产阶级 |
C.同顽固派贵族进行了妥协 | D.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 |
19世纪最初几年中,拿破仑通过对奥、普、俄的战争
A.巩固了热月党人的统治 | B.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 |
C.建立了世界霸权 | 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 ① 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度 ②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③推动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觉醒 ④ 征服了英国和俄国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英国1688年政变和法国“热月政变”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的产物 | B.都改变了国家政体 |
C.都没有发生大的流血事件 | D.都是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