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

A.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B.北洋海军的参战
C.战争由朝鲜引发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
公社体制。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约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1956年以后,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最终

A.没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C.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上缴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
为空久。”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当时“田制为空久”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政治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土壤日益贫瘠 D.人口增长迅速

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民族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