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面天气形势等压线分布图’,探究天气系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图示时期( )
A长江三角洲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B.四川盆地受低压槽控制.阴雨连绵
C.黄海沿海受风暴潮影响,风急浪高
D.日本西部沿海降水多于东部沿海气象兴趣小组预测未来几天( )
A.皖南地区大气污染指数增加 |
B.皖北地区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 |
C.大别山区雨过天晴,农作物遭受低温冻害 |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
所给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
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
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
GIS的全称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地球卫星导航 |
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人口普查 | B.森林普查 | C.交通定位导航 | D.确定某点高程 |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
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
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