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雾“意象的变化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增加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又增添了网页浏览、视频电话等功能。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新事物优于旧事物
④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2008年9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汶川映秀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汶川“5·12”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孕育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从哲学角度看,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自然界是客观的
C.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意识有时也决定物质

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渗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璀璨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后人。这表明

A.只有先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然后才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B.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只有读书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必须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逐渐走向融合
D.中华文化和别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融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