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这首外国十四行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老橡树
乔尔丹诺·布鲁诺 注
老橡树啊,你把树枝伸向
天际,而且在土地里扎根,
不论土地如何震颤,严酷的风神从天上
发出的力量多大多沉,
也不论冬天是多么猖狂,
你仍然巍峨屹立,昂首挺身;
任何意外打击,你都无动于衷,
你是我的榜样,为我所信奉。
你永远环抱同一块土地,
使它丰腴而有灵性,
通过土地的脏腑,你把根儿
欢欣地往宽宏的胸脯延伸,
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
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
注: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他为维护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坚持自己的哲学观点,于1600年2月被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在罗马鲜花广场殉难。
A.开头两句,诗人怀着崇仰的感情为“老橡树”写意,它高大参天又脚踏实地。“老橡树”是为真理而战的思想家、科学家的化身。 |
B.诗中所写的“风神”“冬天”都有象征性,让人想到扼杀科学和真理的邪恶势力严酷而猖狂,但布鲁诺没有因此而退缩和屈服。 |
C.诗的最后六句深化了主题,布鲁诺从老橡树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他深信自己的事业扎根在科学和真理的沃土中,定会结出硕果。 |
D.全诗以老橡树豪迈的自白结尾:“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这也是布鲁诺殒身不恤的誓言。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史记》所记人物中,弱者哭,强者也哭,失败者哭,胜利者也哭。作者对种种人物哭相的刻画,可谓是穷形尽相,入木三分。 |
B.推进土地流转,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所以要循序渐进,绝不能靠行政命令,搞一刀切,不然就会本末倒置。 |
C.这款智能电视,机身采取超窄边设计,以银色为主色调,再配以月牙形底座,两者交相辉映,彰显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
D.广宁竹海大观旅游区内翠竹浩如烟海,一年四季均可观竹,春看竹雾,夏赏竹绿,秋览竹浪,冬观竹翠。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矫情动辄水蒸气和言悦色 |
B.寒碜插坐煞风景插科打诨 |
C.搁置妥帖满堂彩慧心灵性 |
D.奚落融资邻界点群情激奋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犒劳(kào) 讥诮(qiào)和煦(xū)追本溯源(sù) |
B.簇拥(cù)迤逦(lǐ)熟稔(rěn) 长吁短叹(yū) |
C.云翳(yì)洗漱(shù) 熨帖(yù)噤若寒蝉(jìn) |
D.聒噪(guō) 梦魇(yè)果脯(fú) 棱角分明(léng) |
下列选项中对仗最为工整且得体的对联是( )
A.商店联:贵客盈门庭似市高朋满座店如春 |
B.春联:春晚迎春春不晚灯节点灯灯红节 |
C.庆“六一儿童节”联:绽蕾花树株株秀破土春笋节节高。 |
D.楼联: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发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1月的雾霾天气总算过去了,可关于其产生的原因仍众口难调,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扩散条件不利等是重要因素。 |
B.近来,欧洲部分牛肉制品掺杂马肉的事件闹得风风火火,欧盟方面坚称,“马肉丑闻”并非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没有必要恐慌。 |
C.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少数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称朝鲜的举动说明中国对朝政策的失败,这种“泼脏水”的说法遭到中国学者的一致批驳。 |
D.直到17世纪,数学的观念才从亚里士多德描绘的思维框架中跳出,解析几何、微积分从费马、笛卡尔、牛顿们高速运转的大脑中脱颖而出。 |